至於2018年,即便是公投綁大選、議題有充分渲染討論,媒體曝光也足夠,楊植斗表示,投票率最高的議題只有不到五成六的投票率,若屆時公投不綁大選,投票率當然更少。

文:映画案內所 Arstin 2021年12月4日(六)深夜,臨睡之前我點開了《聲林之王》(台灣的歌唱選秀節目)第三季的第一集,然後便欲罷不能地將它看完了。其中的「差」字,也從原本的「ㄔ」變成了「Ch」。

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全面完成今年脱贫攻坚任务

為何三位導師(徐佳瑩、庾澄慶和徐若瑄)最後選擇的是阿蘭?三位歌手的詮釋各自有哪些不同?以及在我心中,誰的聽感最好?接著,我想與大家(不專業的)分享,對這三位歌手演唱的些許想法。三人略有差異的咬字,在聽感上便呈現出三種不同的氣氛。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還有當阿蘭唱到「我沒差」(約1:17:45處)時。顯然,第三季的規格不論在硬體設備,視覺設計,甚至到選手素質還有後期製作都有顯著的提升且更加用心。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Zing的身上(約1:16:48處)。他們的演出絕對堪稱首集MVP。多了一個「辶」部的「反」,正是走走停停後,想要努力留住的溫度與文化。

而育育當時僅是帶著「好奇」的心態重回土生土長的家鄉,想一探究竟,立意良善的綠色能源怎會招致眾多農民、漁民的反對。文:予晞 (本篇為參與2021年10月15日,由逢甲大學庶民研究中心與臺中社會創新基地共同協辦的第二屆地方創生論壇演講之側寫紀錄。取名為「掀海風」,是希望化被動為主動,透過年輕人主動的力量,掀起一陣返鄉的風潮、掀起社會對於地方文化重視的風潮。」 擁著社運的能動性與批判性,發行集結田野調查成果的《掀海風》刊物並未讓育育與團隊們停下腳步思考:「該如何進一步在地方扎根?」在這樣的反思與動機之下,2018年,作為「第三空間」的獨立書店「掀冊店」誕生了,掀海風團隊也就此展開了鄰里共好的扎根之路。

」 「苑裡是沖積扇平原、地力肥沃,地景和苗栗其他丘陵地不一樣,這件事很重要是因為,苗栗有七成人口從事農業……。地方文化沒有沒落,只是被忘記了,地方創生的本意並非搞一堆活動讓地方「往生」,而是牽起那雙走得比較慢的手,共同編織在地記憶,如同育育與掀海風夥伴們透過掀冊店搭載的共學平台一樣,緩慢而穩健的傳承文化。

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全面完成今年脱贫攻坚任务

結合我們的理念,解決在地人的問題,讓串連刊物的受訪者成為可以一起幫忙社區的人,從刊物採訪跳出來成為社區行動的一份子。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作者提供 劉育育 / 苑裡掀海風共同創辦人 1986年 出生長大於苑裡 2005年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於是,育育協同其他青年、在地居民,在2014年一起成立了「苑裡掀海風」,希望能延續對公共議題的討論。

藺草從日治時期到戰後都成為苗栗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在日常生活中串聯不同的行動主體,藉由讓彼此不認識的人們,因共同對於閱讀、新知、認識朋友的需求,而齊聚一堂。除了執行各種文化轉譯活動找回地方自信、編織社區網絡之外,還舉辦五感體驗,邀請農夫當講師、舉辦苑裡海風夏季學校,廣邀各地大專院校學生前來交流。最重要的是電商平台「苑裡海風味」的整合,在網頁上頭可以可以看到海味好食、藺編好物、掀冊好書。

對於從小在苑裡長大的育育來說,老街是走了千百回的地方,她告訴自己必須脫掉有色眼鏡、放下既有框架,並且重新去感受在地的風土民情,才能發現那些習以為常的小事,其實有歲月細膩雕刻的痕跡。」 育育在論壇演講之初,透過清晰的人文地理脈絡,讓我們可以快速認識苑裡這座保存著臺灣傳統地方特色的小鎮,演講最後她說:「在農鄉村落中,我們有一項城市所沒有的優勢——我們的綿密社區人際網絡,是讓我們真的有機會能做到傾全村之力,提供一位孩子自由發展、大膽想像的成長空間」。

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全面完成今年脱贫攻坚任务

抗爭結束後,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去反思,社會運動不應該只是「反對」,而應該是「返回」家鄉、鄉土。掀海風團隊透過「掀冊店」的場域實踐與串接,將苑裡教芋部1.0的理念茁壯成「苑裡教芋部2.0」。

什麼是「第三空間」?書店作為第三空間,成為社區社會連帶的一部分,它繼承了「大樹下」與「廟埕」的公共性,同時拓展了學校之外的教育空間」 對於軍備巨頭來說,這一花銷似乎非常值得。空中巴士等歐洲多國公司的軍火銷售額接近120億歐元,比2019年增加5%。然而,更多的武器來自印度的北方鄰國:中國。印度也基於前蘇聯技術開發了自己的航母。」 歐洲位於何處? 百強2020年銷售總額中,歐洲軍火業所佔比重為21%,名單上的26家公司銷售總額為1090億美元。

其中4家純德國軍火商銷售總額約近90億美元。」 2020年,全球100家最大軍火企業總銷售額達5310億美元,超過比利時的經濟總量。

在此期間,俄羅斯無一艘新航母入列。利益遊說帶來滾滾利潤 「有了錢,也就有了勢」,波昂國際衝突研究中心(BICC)政治學家拜爾(Markus Bayer)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引用美國非政府組織「公開秘密」(Open Secrets)的一份報告指出,軍火業有針對性地施加政治影響力,「過去20年裡,美國軍火公司分別投入2.85億美元資助競選、25億美元用於遊說活動。

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公佈的全球100家最大武器製造商的最新報告證實了這一點。該研究所專家馬克斯坦納(Alexandra Marksteiner)對德國之聲表示,2020年是大瘟疫第一年「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世界經濟萎縮了3.1%,但這100家軍火企業的銷售額仍總體增加了1.3%,讓我非常吃驚。

波昂國際衝突研究中心專家拜爾認為,俄企在100強軍火總銷量的佔比降至5%與印、中擴建展本國軍火業直接有關。這兩個國家曾是俄羅斯軍火大買家。報告稱,這5家公司均受益於中國軍隊的現代化計劃。拜爾以航空母艦為例指出,中國第一艘航母是基於1998年北京購買的一艘蘇艦,2012年以「遼寧」號入伍。

她特別注意到報告中指出的「來自南半球的軍火企業的份量不斷增加」的現象。自2015年起,瑞典國際和平研究所將中國納入研究對象。

軍事化訊息技術 德國軍備問題專家維索茨基指出,總體上,民用和軍用技術之間的界限正日益模糊,「訊息技術早已無法同軍備技術拆分」。例如,微軟與五角大樓簽訂了價值220億美元的合約,向軍方供應稱為「綜合視覺增強系統」的「超級眼鏡」,為士兵實時提供與戰場有關的戰略訊息。

文:Matthias von Hein 停擺、供應鏈中斷、消費者憂慮:新冠大流行瘟疫導致全球經濟大幅下滑。然而,距離實現有效的聯合武器出口管制,歐洲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她指出,該機也供應問題嚴重的第三國,例如在葉門發動戰爭的沙烏地阿拉伯。論及中企,軍備專家馬克斯泰納以該國頭號軍火集團——「北方工業公司」為例指出,中國軍工企業受惠於所謂的「軍民結合」方針:北工幫助開發了一個軍民兩用衛星系統,賺錢無數。美國軍方對矽谷的興趣不難解釋。這位軍備問題專家家預測,其中一些公司未來將有可能入列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全球軍火100強。

軍備專家馬克斯坦納指出,五角大樓在大瘟疫期間,向本國軍火業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支持:「例如,它確保國防承包商職工基本免受禁足在家規定製約。馬克斯坦納認為,軍方意識到,這些科技公司在新技術領域擁有某種專業知識,無論是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還是雲端運算,都遠在國防工業傳統玩家之上。

根據這一最新報告,有5家中企進入全球100強,軍火銷售量佔全球總量的13%。她提到了由德國、英國、義大利和西班牙聯合研製的歐洲颱風戰鬥機。

簽訂特別合約使資金比原定計劃提前流入企業,提供轉圜餘地。她強調,在聯合製造的情況下,國別出口法規常常無能為力。